作者:未知 來源:咖啡豆: 精品咖啡豆 > 藍山咖啡豆 > 2025-08-26 11:44:50
更多精品咖啡知識,請關註微信公眾號:前街咖啡
不管是不是咖啡愛好者,或多或少都有聽說過牙買加的藍山咖啡;壹打開淘寶,也是滿滿的“藍山風味””藍山拼配“這些。到底藍山有什麽特別之處能讓人如此印象深刻呢?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壹些關於藍山的那些事!
牙買加咖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世紀,1717年法國國王路易十五下令在牙買加種植咖啡,二十年代中期,牙買加總督尼古拉斯。勞伊斯爵士(Nicholas Lawes)從馬提尼克島(Martinique)進口的阿拉比卡的種子,並開始在聖安德魯地區(St. Andrew)推廣種植。將咖啡樹種引進了牙買加,在藍山山脈上種植咖啡,其中更分為高海拔的牙買加藍山咖啡、高山咖啡、牙買加咖啡,不同的等級也決定了不同的價格。
藍山山脈位於牙買加島(Jamaica)東部,因該山在加勒比海的環繞下,每當天氣晴朗的日子,太陽直射在蔚藍的海面上,山峰上反射出海水璀璨的藍色光芒,故而得名。藍山最高峰海拔2256米,是加勒比地區的最高峰,也是著名的旅遊勝地。這裏地處咖啡帶,擁有肥沃的火山土壤,空氣清新,沒有汙染,氣候濕潤,終年多霧多雨,(平均降水為1980毫米,氣溫在27度左右)這樣的氣候造就了享譽世界的牙買加藍山咖啡,同時也造就了世界上最高價格的咖啡。
真正的藍山咖啡是世界上種植條件最優越的咖啡之壹,牙買加的天氣、地質結構和地勢共同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理想場所。指定的牙買加藍山咖啡只能在藍山區域才能種植,在金斯敦牙買加在島的東部北。橫貫牙頭加的山脊壹直延伸至小島東部,藍山山脈高達2100米以上。天氣涼爽、多霧、降雨頻繁,使得這方富饒的土地雨水調和。在這裏人們使用混合種植法種植咖啡樹,使之在梯田裏與香蕉樹和鱷梨樹相依相傍。
並且,山非常不平,采收的過程非常的困難(采收咖啡的幾乎完全地是女性)。 他們的咖啡樹全部長在崎嶇的山坡上,采摘過程非常的困難,非當地熟練的女工根本無法勝任。采摘時選擇恰到好處的成熟的咖啡豆非常重要,未成熟或熟透了都會影響咖啡的質量。
水洗處理法:藍山只有水洗處理
利用水洗和發酵的方法去除果皮果肉及粘膜。使用水洗法的農場壹定要建造水洗池,並能夠引進源源不絕的活水。處理時,先去除果皮果肉,讓其發酵12~18小時,然後將完成發醇的豆子放入池內,來回推移,利用豆子的摩擦與流水的力量將咖啡豆洗到光滑潔凈。經過水洗之後,這時,咖啡豆還包在內果皮裏,含水率達50%,必須加以晾曬幹燥,使含水率降到12-14%,否則他們將繼續發醇,變黴腐敗。此後對咖啡豆進行篩選,然後放置在專門的倉垛裏儲存,這些程序必須嚴格掌握,否則,咖啡的質量將受到影響。
藍山咖啡的三大產區
藍山地區是壹個僅有6000公頃種植面積的小地方,不可能所有標有“藍山”字樣的咖啡都在那裏種植。另外的12000公頃土地用於種植其他兩種類型的咖啡(非藍山咖啡):高山頂級咖啡和牙買加咖啡。
今天的聖安德魯產區仍然是藍山咖啡的三大產區之壹,其他兩大產區是波特蘭(Portland)產區和聖托馬斯(St.Thomas)產區。壹些小莊園也種植藍山咖啡,如:瓦倫福德莊園(WallenfordEstate)、銀山莊園(SilverHillEstate)和馬丁內斯(J.Martinez)的亞特蘭大莊園(AtlantaEstate)等。即使是這個地區最大的莊園主,按國際標準來算,也屬於小規模種植,其中許多莊園主是小土地擁有者,他們的家族已經在這塊土地上勞作了兩個世紀。
目前能夠代表藍山咖啡原產地的,例如馬菲斯河堤中央工廠(M.B.C.E)、藍山咖啡合作廠(M.H.C.C.T.)、波特蘭藍山咖啡合作廠(P.X.X.S.H.)、咖啡工業協會(華倫福特)、咖啡工業協會(聖約翰峰)和藍麗(J.A.S)等等6種標誌,還有壹些莊園級別會在木桶上註明。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幾個比較常見的藍山咖啡品牌:
莊園名CLYDESDALE,公司的咖啡工廠就在CIB辦公樓的後院,莊園在1200米左右的藍山半山腰上,牙買加另外最的兩家藍山咖啡公司,當屬Wallenford和Mavis Bank,這兩家公司原來都是國有控股公司,Wallenford產量超過全牙買加藍山產量的60%,Mavis Bank的產量超過20%,而且是少數牙買加藍山企業中,擁有牙買加藍山、牙買加高山、牙買加特選咖啡三種品級咖啡的公司之壹。
WALLENFORD
WALLENFORD莊園位於牙買加藍山山脈的中心——凱薩琳主峰海拔1524米左右的山坡上。WALLENFORD莊園於1790年開始栽種藍山咖啡,常年寒冷、多霧的氣候,使得咖啡果實甜美厚實,產出極為獨特、高品質的藍山咖啡豆。
而且,牙買加政府在出售和私營化大部分莊園的同時,WALLENFORD ESTATE是唯壹保留下來,由牙買加政府直接管理經營的莊園,其品質控制流程最為嚴格,並沒有過度追求商業運作,而是以維護牙買加藍山咖啡聲譽為己任。
1.牙買加咖啡局官方註冊Logo,用於對出口牙買加藍山咖啡的認證檢驗;
2.牙買加咖啡局(CIB)官方註冊BLUE MOUNTAIN COFFEE商標,標識正宗牙買加藍山咖啡外包裝;
3.WALLENFORD COFFEE COMPANY註冊商標,標識WALLENFORD藍山咖啡外包裝。
瑪恩家族(the Munn family)於1885年開始經營Mavis Bank公司,當年所在海拔位置比現址稍微高壹些,叫做草莓山(Strawberry Hill),Mavis bank是在高海拔處理咖啡櫻桃的,他們投資全新的設備試產的咖啡豆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因為它們有真正零缺點的處理過程,這種咖啡的口感是非常溫和平順的醇度佳,有時會讓人想起高山的凍頂烏龍茶香。
R.S.W Blue Mountain
R.S.W藍山莊園位於牙買加東南方的山區,R.S.W所指的是旗下 Resource、Sherwood Forest、Whitfield Hall莊園所生產的100%藍山咖啡。這三個地區種植的咖啡高度約在700米到1600米,山上時常彌漫著陰涼的雲霧對咖啡樹的生長非常有利,采收後的果實則全部集中到Sherwood Forest水洗處理廠進行處理。
Clifton Mount Estate
克利夫頓山是牙買加至今仍在正常運轉的古老的咖啡產地,並且在牙買加僅有克裏夫頓農場具有“熱帶雨林&”標誌。前街藍山壹號咖啡就是來自克利夫頓農場,並采用了傳統的水洗處理。
早在十八世紀中期(大致在1750年左右),克利夫頓農場就開始種植和生產咖啡了。這裏的咖啡種植與處理場區落於平均4300英尺(1310.64米),足夠的海拔高度、午後溫和雲靄繚繞山林遮蔭、充足的日照及富含礦質的種植土壤,提供咖啡樹良好的生長條件,亦延長咖啡櫻桃的熟成。
Gold Cup
成立於2003年的Gold Cup,為Charles Lyn博士與法定藍山產區數名農民團隊共同合作的公司,坐落於St. Andrew,海拔高約975-1280米的Mount Lebanon、位於St. Thomas,海拔高約1158-1585米的Abbey Green莊園,皆為合作夥伴,知名的Abbey Green也是目前牙買加藍山產區最大的莊園之壹。
為確保最佳品質及品質控管,Gold Cup 投入大量的成本在咖啡的後制處理上,諸如透過新設的去果皮設備等後制硬件設備的更新,並且於生豆處理、幹燥、烘焙測樣等階段皆做好管控。其亦是知名的BMCP處理廠最大的股東,采收自St. Thomas及St. Andrew高海拔區塊完全熟成的紅果,送至附屬於公司的水洗處理廠,處理的第壹階段依然預先汰除浮豆,接著進入Blue Mountain Coffee Processors LTD 處理廠進行幹燥處理,汰選、日曬幹燥之後靜置8周,並再次依生豆大小、密度、色澤、豆貌等進行分級,最後杯測確認是否有任何潛在的不完美。所有程序同時在牙買加咖啡協會(CIB)的指導和控管下完成,所有的規格依牙買家國內的最高標準執行。生豆品質特別體現在其旗艦品牌“Amber Estate”。
Gold Cup旗下目前有“Amber Estate”及來自Blue Mountain Coffee Processors LTD 處理廠的“BMCP”等兩個品牌,而其中獨立的Amber Estate便是其頂級的旗艦品牌,咖啡櫻桃百分百采收自Abbey Green與Mount Lebanon莊園,並嚴選由Blue Mountain Coffee Processors處理廠所分級出來的最高品質生豆。
藍山咖啡的品種是鐵皮卡
鐵皮卡頂葉為古銅色,豆體呈橢圓形或瘦尖形,樹體高挑,枝幹略為傾斜,角度50~70度,風味優雅,但體質較弱,抗病力差,每棵樹的咖啡產量非常低產果量少。
鐵皮卡樹種的葉尖有壹個特征,就是紅銅色的,稱紅頂咖啡。咖啡樹對生的葉片呈長橢圓形,葉面光滑,末端的樹枝很長,分枝少,而花是白色的,開在葉柄連結樹枝的基部。成熟的咖啡漿果外型像櫻桃,呈鮮紅色。
日本的優先采購權是怎麽來的?
壹提到藍山咖啡就都知道當年藍山咖啡有很大壹部分是被日本收購了的,所以日本以外的地方很能夠見到藍山咖啡。這也是有壹段歷史的呢!
牙買加政府於1950年設立了牙買加咖啡工業委員會,該委員會為牙買加咖啡制定質量標準,並監督質量標準的執行,以確保牙買加咖啡的品質。委員會對牙買加出口的生咖啡和烘培咖啡頒予特制官印,因為利用日本貸款改善了生產質量,從而保證了市場。
到1981年,牙買加又有1500公頃左右的土地被開墾用於種植咖啡,隨後又投資咖啡了另外6000公頃的咖啡地。事實上,今天的藍山地區是壹個僅有6000公頃種植面積的小地方,不可能所有標有"藍山"字樣的咖啡都在那裏種植。另外的12000公頃土地用於種植其他兩種類型的咖啡:高山頂級咖啡和牙買加咖啡。
至2013年牙買加咖啡局出口統計數據,有限的藍山咖啡豆配額中,85%出口到日本,5%至美國、5%至歐洲、5%至其他國家。但全球正宗牙買加藍山咖啡消費分配中,據國際咖啡協會統計,中國卻占據15%的消費量。這是由於部分日本、澳大利亞、歐洲的牙買加藍山咖啡份額通過直營分公司出口到臺灣。
藍山的分類和分級:
牙買加咖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世紀,英國人將咖啡樹種引進了牙買加,在藍山山脈上種植咖啡,其中更分為高海拔的牙買加藍山咖啡、牙買加高山咖啡、牙買加咖啡,不同的等級也決定了不同的價格。
(1)牙買加藍山咖啡
其中的藍山咖啡和高山咖啡下面,又各分四個等級。從質量來分由上到下依次為:NO.1、NO.2、NO.3和PB,PB就是圓豆。按照CIB的標準,只有種植在海拔666米以上部分的咖啡才被稱為牙買加藍山咖啡;咖啡極品中的極品,位於牙買加的藍山高度約2000~2256m山區所生產的咖啡,由於位於險要山腰,產量少,顆粒大品質佳、味道調和,同時兼具適當的酸、苦、香、醇、甜味,是全世界公認的極品,所以國寶藍山No.1的價位是所有藍山咖啡中最高。
(2)牙買加高山咖啡
在牙買加藍山地區666米以下部分生產的咖啡稱為高山咖啡,也是僅次於藍山咖啡品質的咖啡,被業內人士稱作藍山咖啡的兄弟品種,牙買加藍山咖啡因產量極少,因此如果想要品嘗牙買加口味咖啡,那麽牙買加高山咖啡就是您最好的選擇了。
(3)牙買加咖啡
藍山山脈以外地區種植咖啡稱為牙買加咖啡。原來中國的咖啡業者普遍有個錯誤的認識,認為只有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藍山區域種植的咖啡才能叫藍山咖啡,事實上,藍山山脈1800以上的山冠上,只有壹個莊園,就是Amber,它是中國人後裔的,莊園主姓Lyn(林),祖籍中國廣東,該莊園只有30公頃土地,產量非常少。藍山咖啡主要分布於藍山山脈的John Crow,St.John's Peak,Mossman's Peak,High Peak,Blue Mountian Peak 等5個山區。
真正的牙買加藍山咖啡有證書認證:
牙買加政府過去總是堅持說:所有藍山咖啡都在牙買加烘烤,以保證質量不變。事實上,烘烤是壹項精美的藝術,做好這項工作需要經驗、訓練和昂貴的設備。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咖啡豆應在烘烤後即刻獲得並飲用。咖啡在牙買加烘烤不可能滿足這壹要求。現在,牙買加的生咖啡豆已經可以出口。
牙買加是世界上唯壹壹個有政府咖啡管理機構的國家——牙買加咖啡工業局(簡稱CIB),隸屬於牙買加農業漁業部。CIB的職能是種植技術輔導、加工培訓、公平貿易、品質監管等關於牙買加藍山品質、品牌的壹系列事物。CIB的董事會成員,都是牙買加擁有壹定量級的種植莊園以上的莊園主(由於產業的轉移,現在新認證的牙買加藍山莊園,需要50公頃以上的面積)。
CIB規定,只有牙買加藍山2200英尺以上的產區,生產的藍山咖啡豆,才能叫牙買加藍山,其等級按照豆型大小劃分為NO.1、NO.2、NO.3以及手工特選出來的PB,其中NO.1的藍山生豆基本標準是17目以上的豆子、瑕疵率低於3%、含水率13%左右等。至今為止,藍山咖啡生豆處理方式只有水洗壹種,沒有日曬及其他處理方式。
目前市面上牙買加咖啡局對所有出口的藍山咖啡都可以頒布證書。
證書分為三種:
(1)牙買加咖啡局頒布的品質證明證書
(2)藍山咖啡生產廠家頒布的授權銷售證書。
(藍山咖啡由4個牙買加政府許可的加工生產商經銷,16個許可出口商出口)
(3)牙買加藍山咖啡原產地證明
品質證明證書都表明時間,數量。由牙買加咖啡局隨機在送檢的藍山咖啡裏面抽取壹個包裝,進行檢驗,如果滿足藍山咖啡的條件,即頒布證書。
前街咖啡在前段時間從原產地進的藍山就有這個證書。
在所有咖啡中,只有藍山用桶裝,其它咖啡出口都是用麻袋。據說來自十八世紀中期,英國殖民時期從英國運送至牙買加的面粉,空桶回收後,用來運送咖啡和朗姆酒。現今所用的木桶都是來自美國溫帶森林的木材,木桶的優點是吸收和釋放內外濕度,不會發生太大變化,可緩解運輸過程中突然出現的溫度變化。另桶裝密封隔絕咖啡香氣,可以保持最好的咖啡質量,但附加的成本會比較高。
藍山咖啡應該怎麽烘焙比較好呢?
簡單來說,把藍山從裏到外都烘焙“通透”,在烘熟的基礎上用比較好的烘焙手法,把這支豆子的風味表現出來。
焦糖化則是影響咖啡風味最巨的壹個環節,生豆經過六至七分鐘烘焙,吸收大量熱能,啟動了熱解反應,出現第壹次爆烈聲,有些糖分轉化為二氧化碳,水分繼續蒸發,新的芳香成分逐漸發展出來,形成所謂的咖啡油脂,並和尼古丁酸、檸檬酸、奎寧酸、蘋果酸、醋酸、咖啡因等數百種芳香物質結合。
烘焙曲線:爐溫至攝氏170度入鍋,風門開設3,1分鐘後調火力140度,風門不變,烘至5'10'',溫度153度,豆表變為黃色,青草味完全消失,脫水完成,火力調至115度,風門變4;
第8'00"分鐘,豆表出現醜陋胡皺褶和黑斑紋,烤面包味明顯轉為咖啡香,可以定義為壹爆的前奏,這時候要聽清楚壹爆爆點的聲音,到8'12"開始壹爆,調小火力至90度,風門全開(調火力要非常小心,不可小到無爆裂聲),在201.3度下鍋。
酸度,醇厚度和香氣的完美而微妙平衡。它的酸度光亮細膩。它的身體如天鵝絨般順滑。它的香氣帶著輕微的穿透性,伴隨著花香、辛辣、和檸檬酸的色調。入口後有壹絲絲可可的回味。
味道非常幹凈,復雜,非常溫和,巧克力甜,非常強的醇度。口味濃郁香醇,咖啡的甘、酸、苦三味搭配完美,完全不具苦味,僅有適度而完美的酸味,尾段持久水果味。
幹香:烤花生(roasted peanut),榛子(hazelnut),甜瓜(melon),巧克力(chocolate-like)
濕香:烏龍茶(rose-tea)、焦糖(caramel),、蜂蜜( honey),巧克力(black- chocolate),杏仁皮(almond skins),絲綢般口感(silky mouthfeel),明亮感(brightness)
那麽我們應該怎麽喝藍山咖啡這支豆子呢?
日常沖煮時的濾杯選擇:V60濾杯、kalita扇形和KON0均可
以KONO濾杯為例:
參數:15g粉,水溫86~88度,研磨中等砂糖粗細(中國標準20號篩網,通過率75%),即EK43s刻度10.5,水粉比接近1:15,總時長2分鐘左右
手法:30g水悶蒸,悶蒸時間為30s,緩慢註水到125g左右斷水,等水位下降即將露出粉床時開始註水到225g即可。
小貼士:
藍山的烘焙程度比較深,如果用的水溫過高,就會很容易出澀味,而且會帶有很明顯的煙熏味。
如何鑒別真假藍山?
1 外形:藍山咖啡的生豆是青色的,外觀很整齊,大小是中等偏小,兩端有些翹起,烘焙後體積增大很多,很飽滿。
2 磨豆:真正的藍山咖啡豆生長於高海拔,它的細胞質結構比較疏松的,用手磨的時候感覺很脆很爽很連續,不會有阻力的感覺。
3 香氣:香氣非常濃郁、密實;所謂拼配的藍山咖啡,是沒有這種香氣的。
4 味道:真正的藍山咖啡口感均衡、濃郁,不會有任何壹種味道突出或欠缺的感覺,這也是其他任何咖啡豆都無法企及的,最關鍵的鑒別要點。
那麽,藍山風味咖啡是什麽?
所謂的“藍山拼配”其實和藍山沒有任何關系;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早期的藍山咖啡難得、昂貴,經營者是根據藍山這種風味,用混合的豆子加上深烘焙拼出接近藍山口感的咖啡,所以國內外市場上有良心的商家就會告訴客戶們這是綜合藍山、拼配藍山、藍山風味、藍山式的咖啡豆,並不是真正的藍山咖啡。
真正的藍山和藍山風味是兩種不同的概念,壹般就是采用別的豆種烘焙出於模仿藍山咖啡口感相近的咖啡。“藍山拼配”的豆子是混合的,形狀差別比較大,比較容易識別。也不要相信幾十塊錢壹磅的“極品藍山”、十多塊壹杯的“藍山咖啡”。
不是所有標“藍山”是真藍山,希望幫到大家辨別!
前街咖啡已可在Tmall選購,60種來自世界各地咖啡豆,新鮮烘焙 24H發貨。
Tmall link:https://qianjieshipin.tmall.com
或直接在淘寶搜尋 「前街旗艦店」
2025-08-26 09:45:01 責任編輯:未知
常見的咖啡產區
非洲產區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西達摩咖啡- (耶加雪菲水洗和日曬)-
肯尼亞咖啡- 盧旺達咖啡- 坦桑尼亞咖啡-亞洲產區
美洲產區
中美洲產區
本站推薦: 卡蒂姆咖啡豆| 季風馬拉巴咖啡| 牙買加咖啡| 西達摩花魁| 耶加雪啡咖啡| 埃塞俄比亞咖啡| 耶加雪菲咖啡| 巴西黃波旁咖啡| 巴拿馬水洗花蝴蝶| 尼加拉瓜馬拉卡杜拉咖啡豆| 羅布斯塔咖啡豆特點| 阿拉比卡咖啡豆的特點| 巴西摩吉安納咖啡| 巴西咖啡豆風味特點| 烏干達咖啡豆風味| 西達摩咖啡豆特點| 後谷咖啡雲南小粒咖啡| 埃塞俄比亞紅櫻桃咖啡| 哥斯達黎加塔拉珠咖啡| 單品摩卡咖啡豆的特點| 盧旺達單品咖啡| 布隆迪咖啡風味| 哥斯達黎加咖啡黑蜜口感| 巴拿馬卡杜拉咖啡| 巴西喜拉多咖啡特點|
專業咖啡知識交流 更多咖啡豆資訊 請關注咖啡工房(微信公衆號cafe_style)